光伏产业网

太阳能光伏行业
领先的资讯
当前位置: 光伏产业网 » 资讯 » 光伏要闻 » 正文

近200亿收入的晶澳,货币资金仅21亿,钱都花哪去了?

核心提示:贵为全球第三大光伏生产商,晶澳太阳能(下称“晶澳”)正在通过借壳方式回归国内A股。
   贵为全球第三大光伏生产商,晶澳太阳能(下称“晶澳”)正在通过借壳方式回归国内A股。
  
  7月19日,秦皇岛天业通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与晶澳的实际控制人签署了《重大资产重组意向协议》,对公司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晶澳100%的股权相关事宜达成合作意向,而本次重组将构成借壳上市。如果借壳顺利,不久后晶澳的国内市值将会比在美上市时大幅飙涨,同时融资能力或得到进一步增强。
  
  此前有多家媒体曾指出,晶澳太阳能2017年净利大幅下降,公司存在资金压力。而国内新能源产业正在遭遇下行、放缓,所以资金问题尤其是现金问题不能解决,对正在准备回A的晶澳并不利。其估值和市场认可度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从去年财报上看,晶澳确实存在媒体所指的问题。21亿元货币资金、11.4亿元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称“期末现金余额”),都有大幅锐减。作为一家年收入近200亿元的大体量企业来说,两项数据也确实偏低。由于晶澳已经退市,所以2018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无法获取,是否得到大幅度改善,无从得知。货币资金及期末现金若不足,未来也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去年全年,晶澳197亿元的总收入中,太阳能组件收入为183.5亿元,太阳能电池有8亿进账,发电业务收入1.56亿元。公司的营业总成本为170.94亿元,同比上年上升了35.87%,营业成本的增速,要高于营收增速(30.54%)。企业利润总额为5.37亿元,净利润为4.47亿元。
  
  当年,晶澳公司货币资金为21.51亿元,较上年减少了28.23%。中环股份去年收入96亿元,货币资金60个亿;与晶澳收入差距不算大的隆基股份,货币资金85亿元。简单来说,晶澳的货币资金只是隆基股份的四分之一,中环股份的三分之一。
  
  货币资金,反映了一家企业经营活动的真正状态。凭借着企业产品销售业务的带动,一般来说资金会呈现正向增长的态势。
  
  事实上,该企业货币资金的短缺有些令人意外。因为从晶澳实际收入197亿元来看,依靠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其实并不小。2017年,公司“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下称“销售所获现金”)高达174.74亿元。
  
  而且去年,晶澳税费返还有6.8亿元之高,是众多光伏上市公司望尘莫及的。同期,隆基股份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21亿元,中环股份为3.07亿元。
  
  公司销售所获现金、税费返还等,是企业收入的进项。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肯定需要买入大量原材料、支付更多的雇员工资、其他七七八八的费用,还有大量到期借款需要偿还、交税等,往往造成企业资金的流出。这些方面,晶澳公司在去年的开支一点儿也不小。
  
  就“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下称“购买支付现金”)这一项上,晶澳的开支便高达141亿元,同比2016年涨幅40%,高于销售收入同期涨幅10个点。
  
  换个角度看,晶澳在“购买支付现金”/“销售所获现金”的比值为80%。不考虑销售收入的高低,只看占比,80%的这一比重也高于隆基股份、东方日升、中环股份等同类企业比值。因此,晶澳在“购买支付现金”上的支出,显得偏高。
  
  通常情况下,新能源企业的产品购入过程中,应含有原材料等产品的买入。目前还不能确认晶澳在“购买支付现金”上的具体类目,不过据了解,晶澳去年“耗用的原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等”非常之高,也是成本中的大头,达到了148亿元,相比2016年的110.82亿元大幅飙升。另外晶澳的成本支出中,有一个咨询服务费,增幅同样高达78.4%。
  
  晶澳也表示,去年行业内的产品平均售价降低且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了企业盈利能力的降低。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支出,从而让货币资金净额受负面影响。
  
  在行业高峰期,因销售产品很多,加上新产能建设所需,“购买”项肯定会偏高。当市场需求很大,为应对更多订单,企业会消耗掉上游的大量库存,同时也需要准备更多的产能。
  
  但新能源行业的市场风险很大,产品售价波动较快。一旦遭遇市场下跌,前期买入的产品(原材料及其他物资等)会出现快速跌价,库存增加。如何将商品进行更多周转并合理调配,算是对企业的一重考验。其次,当遭遇产业需求下降时,“现金为王”对单个个体就至关重要。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过多的话,会占用大量货币资金,当企业需要资金维持良好运行之时,就会存在现金不足的隐患。
  
  另一方面,去年晶澳的工程投入不小,加速了现金的流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持有的现金量。
  
  工程投入大的话,购买建设所需的原材料也会增加,同时因劳动而产生的支付额也随之提升。晶澳在解释为什么“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在去年锐减47%时,就提到:公司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产生的现金支出大于经营性现金流入。
  
  事实上,晶澳不到70亿元的固定资产不算高,个别上游公司的固定资产超过了100亿元。但晶澳去年“在建工程”15.3亿元的这个数字,还是要高于几家A股大型上市企业。笔者多次向晶澳方面提出,希望告知企业开支较大的具体原因(如固定资产投入)以及存货可能产生的跌价风险等情况,但该公司拒绝正面回应。
  
  当然,晶澳资金的获取能力依然不弱,这对于货币资金的充盈有好处。
  
  尽管有媒体认为,类似晶澳这样的美股企业筹资能力不行,难以从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但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出货量极高的前纽约上市公司,只要有良好的销售业绩及经营管理能力,平时信誉度高,加上前期银行授信,不怕没有银行和其他机构给钱。
  
  从2017年晶澳实际取得借款看,这一点得到了印证。去年其借款获得现金50亿元,其他筹资获得的现金为10.8亿元,这种筹资水平在行业内已很不错。
  
  业务平稳发展的过程中,适度的借款对于公司平日开展业务有益。只是过高的借款也需要当心一点:还款利息会增加不少。去年,晶澳的一部分资金就用在这上面,偿还了51.5亿元的借款。
  
  今年“531”新政以来,包括隆基股份、中环股份这样资金面宽裕的企业都在节衣缩食,大范围成本控制。晶澳太阳能虽说出货量巨大,但由于其偏重于竞争最激烈的组件产业,盈利能力中等,货币资金的控制就显得更加关键。
  
  2017年,晶澳组件销量为7209兆瓦,组件价为2.53元/瓦,比2016年的3.2元降了21%。这一降幅也要比2016年组件9.3%的降幅来得更猛烈。

阅读下一篇文章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