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网

太阳能光伏行业
领先的资讯
当前位置: 光伏产业网 » 资讯 » 光伏要闻 » 正文

为何大型电站、工商业场景更青睐Tiger Neo 3.0?

核心提示:Tiger Neo 3.0通过技术迭代与工艺创新,打破了光伏组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性能边界。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光伏技术的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从广袤的戈壁荒漠到复杂的工商业屋顶,对组件的性能与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Tiger Neo 3.0系列组件凭借其全面覆盖地面电站、工商业屋顶及极端环境的卓越适应性,成为当前光伏市场备受瞩目的标杆产品。
 
一、核心技术突破:功率、效率等核心性能全面领先

Tiger Neo 3.0采用全新升级的N型TOPCon技术,正面功率、效率与目前同尺寸的最新N型BC组件持平,功率可达到670W,转换效率高达24.8%。但Tiger Neo3.0双面率能够达到85±5%,较BC双面率75±5%高出10-15%,正面+背面综合功率比同档位BC组件高出约65-100W。其高双面率特性使得组件在反射光丰富的场景(如沙地、雪原)中可额外提升发电增益,进一步优化项目度电成本(LCOE)。这意味着Tiger Neo 3.0 在相同场景下,相较其他组件能够凭借双面率为业主带来更高收益。
 
二、全场景适配能力:从极端环境到工商业分布式场景

针对全球复杂多样的部署环境,TOPCon组件经受住了包括沙漠、高原、沿海等极端环境在内的10余种实证/测试的考验,展现了优异的可靠性和发电能力。例如:  
 
1、阴雨潮湿环境:在阴雨天及辐照度100-400W/m²的海南雨季,经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实证监测发现,在127天( 2024 年11月15日至2025年3月21日)的测试周期内, TOPCon组件对比BC组件的单瓦发电增益达到7.83%;其中阴雨天气达76天,占比60%,其增益贡献尤为显著。
 
2、沿海湿热环境:在福建莆田的滩涂地区,充斥着潮汐、水汽和盐雾等复杂环境,实证测试显示,N型TOPCon相较BC组件平均单瓦发电增益为1.52%。
 
3、高紫外线辐射风沙环境:在UVID90 kWh/m²(相当于6倍IEC61215 UV15kWh/m²)测试中,TOPCon组件展现了卓越的抗紫外衰减性能( 2%以内)。此外,凭借升级的组件材料以及工艺设计优化,Tiger Neo系列组件具有优异的产品载荷安全性和可靠性,最高可通过 +6000Pa/-4000Pa 静载测试,完美适配高紫外线辐射、风沙大的荒漠地区。
 
而Tiger Neo 3.0产品通过对电池设计和焊接工艺的全面升级,提升了组件的结构强度,有效降低隐裂和高温热斑风险,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使得该产品更加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包括地面电站、工商业屋顶和分销市场等,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三、技术路线对比:高双面率、弱光性适用于全场景需求

当前,部分BC(背接触)技术组件因双面率较低(通常≤75%)、背面发电能力较弱,更适用于以单面发电为主的屋顶场景。而Tiger Neo 3.0凭借高双面率与多环境耐久性,实现了对地面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及特殊环境项目的全域覆盖,成为少数同时满足集中式与分布式需求的产品。
 
此外,弱光性也是BC不可忽视的弱势,因为正负极在电池同一面,主流厂家为解决潜在过热问题增加大量特意设计的漏电通道,使得在低辐照条件下,电池需要更多的辐照度才能触发开始发电。而Tiger Neo 3.0的漏电更低,需要的启动辐照度较低,一点点光就能让它开始工作,完全适配大型地面电站、工商业屋顶等发电需求。
 
Tiger Neo 3.0通过技术迭代与工艺创新,打破了光伏组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性能边界。其高功率、高可靠性及多环境适应性,不仅为大型地面电站降本增效提供助力,也为工商业分布式项目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能源解决方案。

阅读下一篇文章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