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网

太阳能光伏行业
领先的资讯
当前位置: 光伏产业网 » 资讯 » 光伏企业 » 正文

光伏“四可”政策下,CET中电技术如何为光伏电站提供光伏“四可”方案?

核心提示:《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提出电网企业应明确“可观、可控、可测、可调”(简称光伏“四可“)的技术要求,建立响应的调度运行机制,着力破解制约行业发展的消纳瓶颈,标志着我国分布式光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提出电网企业应明确“可观、可控、可测、可调”(简称光伏“四可“)的技术要求,建立响应的调度运行机制,着力破解制约行业发展的消纳瓶颈,标志着我国分布式光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什么是光伏“四可”?

光伏“四可”是指光伏发电系统的可观、可控、可测、可调。可以对光伏发电的出力进行柔性与刚性控制,实现光伏消纳能力的协同优化,有效解决台区反向重过载和就地消纳不平衡问题。

 

 

在“四可”逐步成为新能源项目接入与调度的基本门槛背景下,满足“四可”能力不仅是新增项目的前置条件,也成为存量电站必须完成的适配改造任务。无论是新建项目的“全面纳入接入标准”,还是存量项目的“应改尽改”,都必须系统谋划、分类推进,形成统一的建设体系。

随着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四可”改造,CET中电技术为光伏电站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

1、户用光伏“四可”改造

由于逆变器种类、通信协议各不相同,难以做到统一的通信控制,因此可以用规约/协议转换器,将光伏逆变器协议转换成电网标准的DL /T698.45协议,用于和电网终端通信,从而实现光伏电站的“可观、可测、可控、可调”。

CET中电技术通过CET-4210光伏规约转换器安装在计量箱内,支持与光伏逆变器通信,具备协议转换、电压监测、下行通信链路监测和事件上报等功能,执行光伏柔性调节指令。

国网场景下的数据上送流程:逆变器/断路器-规约转换器-台区融合终端。

 

 

(图1)国网场景户用四可架构图

南网场景下的数据上送流程:逆变器/断路器-规约转换器-智能电能表-量测终端--计量系统。

 

 

(图2)南网场景户用四可架构图

另外,由于光伏逆变器规范不统一,通信接口形态各异(485、USB、网口、232口等),需要经过统一的接口转换器转换成485口输出到协议转换器上。

CET-4211分布式光伏接口转换器配合光伏规约转换器,实现逆变器发电、用电信息采集的设备。用于单个逆变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厂家云平台双主站登录切换。

将逆变器原1路通信485端口扩展成两路,在其中一路保证厂家云平台通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另一路485端口连接到光伏规约转换器,实现两个主站均可正常采集、下发控制指令等。

2、工商业光伏“四可”改造

在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并网中,由于运维人员工作量大,难以做到实时感知、运行监测和异常分析,难以实现刚性控制和柔性调节,无法满足光伏“四可”要求。

为满足工商业光伏采集、监视、控制要求,CET中电技术自主研发SCU-7323光伏智能控制器和CET-7320-B边缘网关,具备AGCAVC控制、防逆流控制、功率因数治理等功能。

国网场景下,SCU-7323光伏智能控制器将厂站“四可”相关数据,通过远动机上传调度;南网场景下,CET-7320-B边缘网关既可以实现四可功能,又可以通过CEP协议将数据上传至边缘集群。

 

 

(图3)国网场景工商业四可架构图

 

 

(图4)南网场景工商业四可架构图

①SCU-7323光伏智能控制器

该产品主要应用于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通过对分布式光伏电站数据的可观、可测,发电功率的可调、可控,保障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的安全稳定,并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与当地监控系统以及电力调度系统的友好链接。

 

 

②CET-7320-B边缘网关

在项目并网时,CET-7320-B边缘网关可用于光伏电站对接10kV并网调度,内置CEP协议,也可实现AGC/AVC功能,防范治理光伏电站产生的电压越限、功率因素降低和逆流等问题,提升项目并网稳定性,保障电网安全。

 

 

在光伏“四可”改造中,通过构建“数据全量采集-指令精准触达-响应实时反馈”的技术闭环,既能使分布式光伏电站增加发电收益,又能提升配电网的承载力阈值,最终形成百万级分布式资源“聚沙成塔”的聚合效应。

 

 

CET中电技术成立于1993年,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始终致力于研制高品质的电力的保护、监控、计量装置和系统解决方案。为0.4kV、10kV乃至35kV并网等级的光伏项目提供CET分布式光伏电力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及配套产品,拥有深圳、武汉两大生产基地,通过高品质制造服务以及高效生产与精准交付,促进分布式光伏项目快速并网,保障安全稳定运行。


阅读下一篇文章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