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专注主流技术路径的研发战略
作为TOPCon产业化的早期推动者之一,晶科能源自2019年启动量产布局,2024年底“黄金片区”电池量产效率已达26.7%以上,技术持续演进。此次效率纪录的刷新组件与电池均基于标准化尺寸与可量产路径,意味着“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完整闭环能力已实现。
晶科能源始终坚持“探索一代、研发一代、量产一代”的研发理念,聚焦“高效率、低成本、智能化”三大方向稳步推进。2024年公司全年研发投入达到44.0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4.77%,在所有光伏上市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研发覆盖从材料工艺、结构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多个技术链条,为技术平台演进提供持续动力。
02 产线升级撬动效率红利释放
技术的产业价值终需靠制造兑现。晶科能源计划在2025年底前完成40%以上TOPCon产线的升级改造,建成40~50GW高功率组件产能。该产线将全面支持670W组件功率、24.8%效率及85%双面率的Tiger Neo 3.0量产输出,可为项目带来10%左右的系统价值溢价。
晶科在全球已构建10余个垂直一体化制造基地,涵盖硅片、电池、组件完整产能链,遍布中国、美国、东南亚和中东等重点区域。截至2024年底,晶科能源组件出货量达92.87GW,连续第六年位列全球第一。累计组件出货已突破320GW,成为行业首家达成此纪录的光伏企业。
03 专利支撑技术延展与全球信任
技术优势需要专利体系保障。晶科能源在知识产权方面长期布局,截至2024年底,累计申请专利超4400项,授权近3000项,其中N型TOPCon相关专利467项,位居行业首位。专利高转化率支撑了公司在制程工艺、结构设计、封装方案等多个关键技术环节的量产应用。根据IPR Daily发布的权威排行榜,晶科能源位列全球光伏专利价值第一位。
公司还完成了在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全球重点市场的专利布局,海外专利申请占比达40%。依托全球8大研发中心与多个产学研实验室,晶科能源具备持续输出技术成果的全球化能力。
晶科能源的效率刷新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其技术战略、制造体系与知识产权协同共振的必然结果。从“效率纪录”到“全球出货冠军”,晶科正以更可复制、可交付、可防御的系统化技术体系,稳步构建全球主流技术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