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网

太阳能光伏行业
领先的资讯
当前位置: 光伏产业网 » 资讯 » 光伏技术 » 正文

迭代更新加快 多种光伏电池技术“狭路相逢”

核心提示:1月11日,光伏龙头隆基绿能披露公告,拟将原募集资金47.7亿元变更用于西咸乐叶年产29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该项目电池工艺将导入

1月11日,光伏龙头隆基绿能披露公告,拟将原募集资金47.7亿元变更用于西咸乐叶年产29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该项目电池工艺将导入公司自主研发的HPBC高效电池技术。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PERC电池实现普及并逐渐接近光电转换效率理论极限,以TOPCon、异质结(HJT)、HPBC为代表的电池片技术受到资本市场关注。光伏电池技术路线迭代更新快,不同技术路线将在2023年“狭路相逢”,迎来白热化竞争。

不同技术同台竞技

隆基绿能表示,年产29GW单晶高效电池项目预计2023年9月整体完成竣工验收并全面投产。公司自主研发的HPBC高效电池技术规模化商业条件已经成熟。目前,HPBC电池产品量产转换效率超过25%。该产品具有外观美观、转换效率高、弱光响应好、温度系数低、高可靠性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屋顶、地面电站等多种场景,满足客户对于高效单晶产品的市场需求。根据战略规划和经营需要,公司秉持“不领先、不扩产”的经营理念,拟完成HPBC高效电池技术的导入。

此次隆基绿能将产能由15GW提升至29GW。公司表示,目前单晶电池产能与单晶硅片、组件产能不匹配,一定程度制约了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2022年11月初,隆基绿能首次发布HPBC产品。如今,隆基绿能披露量产计划,展示出其对该技术的信心。

2022年以来,天合光能、中来股份、晶澳科技等上市公司纷纷扩张TOPCon电池产能。皇氏集团、沐邦高科等公司则跨界布局,分别披露了20GW和10GW的TOPCon电池项目扩建计划。

TOPCon是一种基于选择性载流子原理的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技术,可以最大程度保留和利用现有的P型电池生产设备,工艺设备产线兼容性高,量产难度较低,可与PERC、N-PERT双面电池的高温制备工艺产线兼容。

在此背景下,TOPCon技术路线产业化进程较快。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21年PERC电池片市场占比约91%,HJT、TOPCon合计占比不足3%。预计到2025年,以HJT和TOPCon为代表的超高效电池技术占比合计将接近40%,到2030年有望超过75%。

HJT在资本市场受到高度关注,多家上市公司发力HJT赛道。2022年7月,金刚光伏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拓展异质结光伏项目、扩大产量寻求利润增长点,拟以新设控股子公司金刚羿德为实施主体,投资建设4.8GW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项目。数据显示,2022年1月24日至2022年10月28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吴江金刚与客户REC签订的HJT电池片销售合同累计金额达3697.56万美元。

2022年8月,迈为股份在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对发展HJT产业做了比较多的准备,并通过定增项目提升HJT设备产能。迈为股份表示,HJT电池在实验室的转换效率已经很高,应用方面需要在客户端导入双面微晶等技术来提高转换效率。推动HJT电池成本下降,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努力。

业内人士表示,HJT电池技术降本路线清晰,主要包括降低设备投资成本,提升设备量产产能,摊薄HJT电池生产成本。同时,通过硅片薄片化、节省银浆用量等方案,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市场格局存在变数

在上市公司“押注”不同技术路线背景下,未来哪种路线会脱颖而出,市场仍然存在不少分歧。业内人士认为,成本更低、发电效率更高是光伏电池技术路线的演进方向,光伏行业整体格局尚未确定。

工信部等五部门2022年8月联合印发的《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推动TOPCon、HJT、IBC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和钙钛矿、叠层电池组件技术产业化,开展新型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技术研究和应用。

在政策的推动下,国内新型光伏电池技术产业化进程显著加快。华金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截至2023年1月初,TOPCon电池已落地产能67GW,规划待建产能409GW;HJT电池已落地产能10GW,规划待建产能180GW。隆基绿能HPBC电池项目达产后,市场格局或迎来新一轮冲击。

       从需求侧看,中金公司认为,2023年光伏行业需求将依然保持乐观,电池阶段性短缺和技术迭代深化仍是产业主旋律。大尺寸高效电池产能仍然不足,TOPCon、HJT、IBC、钙钛矿等新型电池将持续扩产,同时会给上游设备环节带来增量。 

阅读下一篇文章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