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欣旺达684Ah储能电芯采用先进叠片技术,体积能量密度440+Wh/L。其创新融合“热电分离”设计与三维散热结构,从根本上优化热管理路径,可大幅提升系统运行安全性与长期可靠性。
在性能方面,可实现超20年使用寿命,满足长期运营需求。可兼容10英尺、20英尺及30英尺等多种规格的集装箱解决方案。
其高能量密度和高集成化设计降低了27%集装箱部署数量,并简化系统装配流程,显著降低初期投资成本。得益于高能量密度和简便的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降低8%。
6月5日,阳光电源PowerTitan3.0 智储平台全球首发,首台真机在合肥总部智能工厂下线,同时推出Flex、Class、Plus三大版本。作为核心亮点,PowerTitan3.0明确搭载采用叠片工艺的684Ah储能专用电芯。
消息显示,欣旺达深入参与了阳光电源的684Ah电芯的定义与研发过程。距离阳光电源发布684Ah仅过去3个多月,欣旺达山东的工厂便宣布实现量产,该工厂的产能或也为阳光电源准备。随着电芯量产的实现,阳光的搭载684Ah电芯的储能系统产品,或也将在不远的将来与市场中出现。
500Ah+电芯企业布局
2025年以来,欣旺达、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企业大电芯集中亮相,代表着“大电芯时代”进程进一步加速。
按照容量不同,市场主流储能电池可划分为三代产品:第一代为280Ah 电芯产品,第二代则以314Ah 容量为代表,第三代则为500Ah+大电芯产品。当前,随着500Ah+、600Ah+乃至700Ah+等大容量电芯的不断涌现,第三代储能电芯 “进阶战” 再度打响。
大电芯技术竞赛背景下,500Ah+电芯成标配,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海辰储能、欣旺达、楚能新能源、中创新航、蜂巢能源、亿纬锂能等竞逐新高地。

工商储、大储边界被打破
随着第三代储能电芯发展向大而行,也逐渐打破了工商储和大储产品的界限,储能系统出现了器件模块化、系统平台化的特点。
储能电芯容量和尺寸的改变为储能系统设计改造提供机会,主流的20尺集装箱被颠覆,易于运输、易于因应不同场景需求的模块化、平台化产品出现。比如海博思创10英尺储能系统可纳入不同规模、不同尺寸的电芯,既能用于工商储,也可用于大储。
作为储能行业最大的技术变量,大容量储能电芯正在加速重构储能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大容量储能电芯背后的逻辑在于,一方面是满足未来4-8小时甚至是更长配储时长的万亿级长时储能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则在于容量提高所带来的降本增效以及循环寿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