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鹏辉能源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公司主要储能产品型号如314Ah大储电芯生产线、100Ah、50Ah小储电芯生产线均满产。
作为国内较早布局储能领域的企业之一,鹏辉能源自2011年切入该赛道以来,已成长为全球储能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依托为阳光电源、德业股份、艾罗能源等国际知名品牌提供电芯、PACK、RACK、一体化户外储能柜及集装箱储能等全链条产品与系统的丰富经验,历经十四年技术积累,其储能电池出货量持续多年领跑全球榜单,业务足迹已遍布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
Part 01户储电芯供需生变:100Ah产品成"香饽饽"
2025年二季度以来,海外户储市场暖意渐浓,100Ah、72Ah、50Ah等主流规格电芯供应趋紧,6月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扬,其中100Ah电芯头部企业报价逼近0.4元/Wh。
这一现象背后有两重驱动因素:其一,2025年部分储能项目需在6月前完成抢装,4-5月订单集中交付,头部储能集成商对电芯需求激增;
叠加欧洲、印度、澳大利亚等地因补贴政策刺激、能源安全诉求升温及电网稳定性不足,户储需求持续攀升,进一步加剧供应压力。
其二,当前电芯企业产能扩张重点向300Ah以上大容量产品倾斜,传统100Ah户储电芯供给空间被挤压,头部企业优先保障大储及工商业储能项目,导致中小容量电芯产能吃紧。
而作为100Ah电芯的核心供应商,鹏辉能源已经坦言当前该产品产能已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下游需求火爆。
此外,据悉其大型储能电芯产品价格已较此前上调约10%,当前产能布局也正加速向314Ah大规格容量电芯倾斜。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目前已持有超3GWh的海外订单,这部分订单将于下半年集中交付。
相较于国内市场,该批海外订单不仅毛利率水平更具优势,且前期已完成价格调整的传导,盈利空间得到有效保障。
从产能端看,上半年公司户用储能及便携式储能产品产线持续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进入第三季度后,随着海外工商业储能及大型储能订单陆续进入交付阶段,产能压力骤增,甚至出现客户在企业厂区附近等待提货的"蹲货"现象。
Part 02营收持续上涨,利润下滑?
鹏辉能源的2025年半年报,体现出经历过行业困境的微观注脚。
从营收看,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43亿元,同比增长13.99%。支撑增长的主因是储能业务的强势——海外户储市场复苏叠加全球户小储(含户用储能、通讯储能)电芯出货量跻身前三的竞争优势,推动锂电业务整体出货大幅提升。
但利润表却呈现另一番景象:归母净利润亏损约8822.67万元,同比暴跌311.68%;扣非净利润亏损1.59亿元,同比锐减1464.72%;锂电池业务毛利率仅10.1%,同比下滑2.22个百分点。
表面亏损背后,是主营业务的真实承压:上半年鹏辉能源处置非流动资产获得4800余万元收益,政府补助约4000万元,合计近8800万元的非经常性收益勉强“托底”;若剔除这些偶发性收入,主营业务亏损幅度更大。
更深层的亏损推手包括:存货跌价准备计提1.46亿元、坏账准备8300余万元、利息支出翻倍导致的财务费用激增,以及汇率波动带来的额外负担。
这些因素叠加,或将企业拖入利润亏损泥潭。
Part 03爆单的背后:技术突围
鹏辉能源100Ah电芯的市场竞争力,源于其对户用储能场景痛点的深度洞察与技术创新。
去年推出的新一代100Ah户储方案,在循环寿命与环境适应性上实现双重突破:通过活性锂管理技术优化,循环寿命从4000周大幅提升至7000周,有效降低用户全生命周期用电成本;
针对欧洲、澳洲等低温地区需求,推出POLAR系列低温户储电芯,运用LTSC低温超导通技术、微米级自适应结构及多维共聚粘结网络三大核心技术,突破低温充电瓶颈——充电温度下探至-30℃时仍保持95%以上的充放效率,同时兼顾高温性能,充电温度上限达60℃,覆盖90℃宽温域,完美适配复杂气候条件下的户储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鹏辉能源的低温超导通技术具备平台化特性,不仅适用于中小容量电芯,还可拓展至314Ah等大电芯的户储应用。
当前,鹏辉能源正站在战略转型的关键节点,业绩利润承压但当下产线处于排满状态——今后是主动调整战略路径"换轨",还是在市场耐心有限的背景下及时抓住盈利拐点?
这一挑战不仅属于鹏辉能源个体,更折射出整个储能行业在规模扩张与利润平衡中的集体命题。
未来的户储市场,多重利好因素正驱动全球需求持续释放;
随着行业从"跑马圈地"阶段迈入"质量制胜"新时期,企业竞争的核心已不再局限于产能与出货量的规模增长,而是转向技术迭代能力、成本管控水平及抗风险韧性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