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网

太阳能光伏行业
领先的资讯
当前位置: 光伏产业网 » 资讯 » 光伏市场 » 正文

光伏淘汰赛打响,第一批“跨界明星”凉凉!

核心提示: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却出现了罕见的反转趋势,部分企业在高调跨界光伏以后,又纷纷宣布放弃或大幅度缩减光伏项目的投资与规模。
 一路高歌的光伏产业,再过去几年中,凭借潜在的高利润诱惑,吸引了众多上市公司跨界转战。然而,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却出现了罕见的反转趋势,部分企业在高调跨界光伏以后,又纷纷宣布放弃或大幅度缩减光伏项目的投资与规模。

01

“追光者”败退

8月初,“水牛奶之王”皇氏乳业宣布股权转让、注销合资新能源公司,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外界看来,曾经轰轰烈烈的追光大军,在行业鼎盛时期的浪潮褪去以后,谁在裸泳,似乎一眼可见。

曾几何时,皇氏集团也是追光大军的“明星”成员之一。2022年8月,该公司宣布将以安徽皇氏绿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皇氏绿能”)作为投资主体,在安徽阜阳建设年产20GW TOPCon超高效太阳能电池组和2GW组件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

不论规模与容量,该项目都是去年跨界投资重大手笔之一,消息传出当月,皇氏集团股价一度上涨50%以上。

然而,与当初意气风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坚持一年,公司便开始萌生退意。今年8月4日,皇氏农光公告签署协议,转让安徽绿能80%的股份及控制权。股权转让完成后,安徽绿能将不再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面对深交所的问询,皇氏集团回复称,考虑到TOPCon电池属于重资产投入,后续仍需要投入较大资金,且当前行业竞争激烈,公司决定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保障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核心主业上,因此对原项目投资作出相应调整,转让子公司安徽绿能控制权。

此次股权转让意味着公司彻底放弃光伏项目,惨败出局。

与皇氏集团一并退场的,还有号称是“军工通信龙头企业”的奥维通信。今年6月,奥维通信发布公告,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这也让该公司成了今年首家宣告跨界失败的企业。

此前,奥维通信曾计划与熵熠(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淮南市田家庵区组建合资公司,投资建设5GW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可惜,在交易各方对上述交易方案进行多轮协商和谈判后,未能就交易对价、业绩承诺、投后管理等交易方案的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最终不得不进行终止。

如果说上述两家企业投资光伏的影响力还仅仅局限于行业之内,那么“江西猪王”正邦科技的400亿许诺,则把跨界转型的“追光大计”,推向了一个荒诞的结局。

近日,正邦科技重整计划(草案)获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在经历了长达一年半的交涉与拉扯后,走在退市边缘的*ST正邦,终于等到了翻身的契机。据悉,若后续进展顺利,饲料、养殖双龙头企业双胞胎集团将有望接手正邦,帮助正邦改善经营水平,同时将自有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后续正邦科技重整,此前轰轰烈烈布局的400亿“碳中和”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也将宣告终结。

2022年6月17日,正邦科技宣布与国家电投旗下浙江分公司签订了《“碳中和”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合作协议书》(下称《合作协议》),高调跨界新能源。根据协议,双方将利用各自优势,在光伏、风电、综合智慧能源等产业加快布局,力争3年投资400亿元,建成生态光伏、风电、分布式及集中式综合智慧能源约1000万千瓦。

640 (3)

然而,因为其糟糕的财务状况,此次跨界饱受质疑。一度被调侃为“PPT”投资,难以落地。直到今年5月5日,正邦科技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为*ST正邦。

8月以来,包括乾景园林、乐通股份在内的多家企业纷纷宣布终止光伏项目定增、减少投资规模。而对于这些企业来说,现金流、账面资金问题似乎也是通病。很多企业账面资金不足亿元,更遑论支撑数十亿、上百亿的投资。

02

市场融资遇冷

投资热潮的退却,更体现在资本市场上,今年下半年以来,光伏产业原本唾手可得的项目融资,变得愈发困难。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有60家企业发起了近2000亿元再融资。其中,45家上市公司通过增发融资1157.69亿元,11家公司发布可转债融资530.68亿元,3只新股上市融资46.59亿元。具体到各个季度,第一季度光伏企业融资金额高达1002.79亿元,第二季度达到1078.64亿元,第三季度却仅为426.8亿元。

一个更为明显的征兆是,部分光伏企业的IPO或再融资筹划戛然而止。

  • 9月4日,聚成科技撤回IPO申请文件。此前,该公司计划募资15.27亿元,用于年产9000万公里金刚石线项目等;

  • 9月28日,高景太阳能撤回IPO申请,该公司拟募资50亿元,其中超过七成将用于硅棒、硅片扩产。

之后,陆续撤回IPO的光伏企业还包括原轼新材、拓邦新能、华耀光电等。

03

行业面临“洗牌”

 

分析认为,导致跨界光伏热潮退却的原因比较复杂。首先,光伏行业特有的技术壁垒成了众多跨界公司的跨不过去的坎。要想在光伏行业取得成功,对太阳能转换效率、电池制造工艺等核心技术的掌握至关重要。而这正是非专业公司所欠缺的。

其次,市场本身的变化也起到了决定性因素。随着行业竞争者的增多,产品价格逐年下降。叠加材料成本的上涨,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严重压缩。跨界者很快感受到,看似日进斗金的光伏,这碗饭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吃,甚至入局不久就面临淘汰危机。

今年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进入快速下降通道,光伏组件价格自年初的1.8元/W左右,下降到如今的不到1元/W,超出业内预期。近日,在国家能源集团2023年度光伏组件集采中,不含运费的P型组件出现0.971元/W的报价,再创新低。同时n型组件报价也全面跌破1元/W。

2023年12月12日,工信部网站发布《2023年9—10月全国光伏制造行业运行情况》指出,1至10月,多晶硅、组件产品价格降幅分别达60%和40%;部分光伏产品出口增速有所放缓,其中组件出口额同比下降4.6%。中低端产能过剩风险需高度关注。

“当前的挑战显示,光伏行业仍需在技术创新、市场调整等方面寻找新的平衡点。对于跨界投资者而言,未来的道路更加需要对产业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审慎的策略决策。展望未来,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光伏行业仍将是绿色经济的重要抓手,但其发展路径预计将更加专业化和多元化。”业内人士如此说道。

阅读下一篇文章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