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网

太阳能光伏行业
领先的资讯
当前位置: 光伏产业网 » 企业动态 » 正文

储能订单爆满后!“深圳隐形冠军”6亿基金抢滩工商储

核心提示:储能订单爆满后!“深圳隐形冠军”6亿基金抢滩工商储

储能行业需求旺盛、储能电芯生产商纷纷爆出满产之际,以消费电池闻名的锂电巨头欣旺达正悄然加速转身,抓紧布局工商业储能赛道。

9月23日,欣旺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看好储能赛道前景,将通过产品创新、成本管理、供应链优化等多种手段为客户和股东创造价值,当前公司储能电芯业务毛利率持续改善,后续随着出货量的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还会提高。

此外,近期欣旺达最新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前海弘盛创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前海弘盛”)拟与深圳市远致储能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远致储能”)、深圳市新型储能产业股权基金合伙企业(下称“储能产业基金”)、港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港华能源”)签署《深圳市远致港欣智慧能源产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协议》,拟共同投资深圳市远致港欣智慧能源产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01布局加速:6亿基金背后的"深圳力量"

 

根据披露,共同发起规模6亿元(本期募集首期资金3亿元)的工商业储能专项基金,将重点押注工商业储能电站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被欣旺达称为"国内规模领先的工商业储能垂直基金",更是深圳新型储能产业基金落地的首个实战项目。

另外,该基金的远致储能(普通合伙人)来头不小——由深圳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深圳资本集团100%控股,其管理的200亿元规模储能产业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架构,覆盖电化学储能全产业链。

此次合作的港华能源则是香港中华煤气旗下的综合能源服务商,在全国运营着超过500个分布式能源项目。

对于该基金的成立,欣旺达称将为新型储能产业链协同发展探索新路径。基金将通过整合港华能源的电站运营经验、深圳资本的产业投资能力以及欣旺达的电池技术优势,形成“资产+运营+产业”的闭环模式,破解工商业储能项目开发中的资金瓶颈与运营难题。

按照规划,该基金未来将重点投资具备稳定现金流的优质储能资产,通过专业化管理提升项目收益率。

02支撑逻辑:消费电池与储能的双轮驱动

 

尽管储能业务目前仅占欣旺达总营收的3.72%,但其爆发式增长态势不容忽视。

据其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系统出货量达8.91GWh,同比增速高达133.25%,远超同期中国储能电池整体128%的增幅。

更关键的是,该业务板块以20.26%的毛利率成为利润贡献的"黑马",相比之下,消费类电池虽然贡献了51.47%的营收,但增速仅为个位数。

这种结构性变化源于全球能源革命的加速推进。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总出货量776GWh,其中储能电池265GWh,同比增长128%;而动力电池477GWh,增速为49%。

事实上,欣旺达的储能布局始于2015年成立动力电芯研究院之时,但真正提速是在2022年后。彼时,公司先后完成GDR发行登陆瑞士交易所、启动H股上市计划(今年7月),通过资本市场募资超百亿元用于扩充产能。

今年欣旺达更是推出625Ah超大容量储能电芯,能量密度突破430Wh/L,循环寿命达15000次,空间利用率提升30%。紧跟大容量技术竞争。

03行业变局:当前“电芯荒”下的"抢跑"

 

当前,储能行业的火热程度从上游供应链可见一斑。包括赣锋锂业、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德赛电池等在内的多家头部企业均公开表示,储能电芯产能已处于满产状态,部分订单排期已至2026年。

行业机构成分析指出,由于海外户储需求激增叠加国内大储项目集中落地,2025年全球储能电芯缺口或达15%-20%,这直接推动了电芯价格触底反弹——部分型号产品涨幅超过10%。

在此背景下,欣旺达选择通过基金模式切入工商业储能赛道显得尤为明智。

不同于大型集中式储能电站对资金和技术的超高要求,工商业储能项目具有单体规模小(通常在1-10MWh)、回报周期短(3-5年)、政策支持明确等特点。

通过基金投资优质资产,既能规避重资产运营的风险,又能快速卡位市场。欣旺达此举既发挥了自身在电池制造环节的成本优势,又借助深圳国资的资源整合能力,形成"技术+资本+运营"的差异化竞争力。

据悉,目前国内工商业储能潜在市场开发渗透率不足3%,潜在市场规模超千亿元。

尽管前景广阔,但这条储能赛道仍面临多重考验。

首先是技术路线的选择——当前主流的磷酸铁锂电芯虽安全性高,但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上仍有提升空间;

其次是全球化竞争加剧,阳光电源、宁德时代、特斯拉、比亚迪等国际巨头已占据部分海外高端市场,出海竞争激烈;

此外,国内储能商业模式尚未完全成熟,部分地区仍存在"建而不用"的现象,同时全面市场化正加速行业的洗牌。

从消费电池到动力电池,再到如今的储能赛道,欣旺达始终精准把握产业发展脉搏。

在储能行业持续高景气度的当下,市场需求韧性超出预期,旺季效应叠加下,电芯价格涨幅或超预期,头部企业维持满产状态,二三线厂商产能利用率也显著提升。

在这场行业繁荣中,欣旺达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不盲目扩产,而是用资本纽带绑定资源,通过基金投资+运营服务切入。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这家以"为移动设备供电"起家的企业,正在储能行业书写新的增长故事。

分享:

阅读下一篇文章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