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网

太阳能光伏行业
领先的资讯
当前位置: 光伏产业网 » 储能资讯 » 正文

储能爆火到什么程度!行业巨头半天市值暴涨1450亿!

核心提示:储能爆火到什么程度!行业巨头半天市值暴涨1450亿
近期,储能行业热度持续攀升,企业爆单、产线满产、股价上涨、政策红利、项目签约仪式一场接一场.....正席卷全行业,呈现出储能爆火状态。

01储能爆发!“宁王”暴涨

这波储能爆发能直观看到效果的是“老大哥”宁德时代,据9月15日消息,储能板块迎来一波上涨。午间收盘,宁德时代A股股价报357.00元/股,涨9.85%;H股股价报462.20港元/股,涨6.79%,A+H股总市值为16379亿元。据时代财经统计,这较宁德时代9月12日收盘的总市值涨了约1450亿元。

据行业人士分析,“宁王”这波风光与政策密切相关。

近日,中国储能产业迎来历史性转折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简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180GW)以上,带动直接投资超2500亿元的目标。

这项政策不仅为新型储能产业锚定了未来三年的发展航向,更意味着中国能源转型正式步入"储能赋能"的全新阶段。在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电力系统对灵活调节能力建设需求迫切的背景下,新型储能正加速从"量的扩张"阶段向"质的跃升"阶段跨越。

实际自进入9月份开始,宁德时代每一步都体现出全维度加速的发展现状;从产能扩张到技术突破,从产品完善到市场布局,每一个战略落子都彰显着对行业趋势的精准预判与领跑姿态。

据其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宁德时代实现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

其中,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同比下降1.47%,毛利率25.52%,同比增长1.11%;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宁德时代都是当之无愧的全球龙头。

据悉,宁德时代的增长主要受益于海外动力电池需求和储能电池需求的拉动。行业人士分析,为满足市场需要,未来两年,宁德时代预计将扩张超300GW产能,未来宁德时代扩产将会更加迅猛,龙头势头不减。

02储能电芯满产,订单饱和

9月12日,据鹏辉能源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公司主要储能产品型号如314Ah大储电芯生产线、100Ah、50Ah小储电芯生产线均满产。

9月15日,亿纬锂能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确认,公司储能电池目前处于满产状态,订单需求较为饱和。

这种现象的背后有两大驱动因素:

2025年部分储能项目需在6月前完成抢装,4-5月订单集中交付,头部储能集成商对电芯需求激增;

2025年,海外储能市场的订单潮持续增长,刺激了对储能电芯和储能系统的需求,国内头部企业订单应接不暇;据悉,上半年中国企业斩获199个海外储能订单(合作),总规模超160GWh,同比增长220.28%。

随着国内叠加海外储能多重利好因素的释放,储能爆火的状态将会愈加火热。

其中,国内独立储能模式正取代传统新能源配储路径,成长为市场新的增长极。既可通过容量电价获取稳定收益,又能依托峰谷价差实现市场化盈利,同时深度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开辟增量空间,稳定收益率。

海外方面,欧洲市场需求有望延续高景气度;澳大利亚则因年中高额户储补贴政策的落地,叠加当前较低的存量与增量渗透率(相较欧洲仍有显著提升空间),预计年装机量或将实现3-6倍的爆发式增长;亚非拉等新兴市场则因电力短缺问题突出、电源配置及电网扩容需求迫切,户储装机需求将持续释放,其中东南亚、南亚等区域增长尤为亮眼。

03上市公司“添柴”,加码储能

近日,据企查查消息显示,林洋能源在上海成立两家储能科技公司,分别是上海巨启宏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启洋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均为100万元。

法定代表人均为陆建荣,经营范围均包含:储能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机械设备研发;电池销售;电池零配件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两公司均由林洋能源旗下江苏林洋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据悉,2025年上半年,林洋能源储能系统累计交付及并网超5GWh,储备项目规模达10GWh。海外市场实现突破性进展,交付及新签合同金额超5000万元,中标金额超2.29亿元,已发运交付设备超60MWh,产品覆盖海外工商业小柜、大储集装箱等多个序列,渗透欧洲、中东、亚太等核心区域。

此外,9月15日消息,智光电气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已将储能业务作为战略重点业务发展。

此前智光电气曾披露,2025年以来,储能行业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速,特别是独立储能电站投资建设增长迅猛。

智光电气储能业务同比上年同期实现较大增长,其中储能设备销售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6亿元,净利润超7000万元,占总营收约64.5%。

目前储能在手订单超18亿元,中标待签合同订单持续增加。并将持续加大营销力度以及推动增效降本,争取进一步提升经营质量。

随着储能“火热”状态愈演愈烈,储能正站在发展的关键节点,其增长逻辑也已发生深刻转变;

从政策扶持为主逐步转向市场需求主导,从规模优先导向加速向技术创新引领升级,储能市场格局向头部集中、竞争烈度升级的发展方向也已基本定调。 
分享:

阅读下一篇文章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