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136号文)明确取消强制配储、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容量租赁逐步退出市场,独立储能收益面临严峻挑战。
在此背景下,建立适配的容量电价机制,是破解其成本回收难题、激活产业投资的关键制度创新。
前段时间,甘肃省发改委一纸文件震动新能源界——《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
全国首次将电网侧新型储能与煤电一并纳入省级容量电价体系,按每年330元/kW标准补偿。
据了解,《通知》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独立制定的容量电价机制,其创新实施的“全容量补偿+火储同补”模式。
在新能源高比例渗透背景下,对稳定电力系统、保障投资回报和推动储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要有容量电价?
容量电价是一种电力定价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为了补偿发电企业为了提供发电容量而产生的固定成本。分为发电侧容量电价和用电侧容量电价。
简单来说,发电企业为了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发电,要投资建设发电厂、购置发电设备等,这些投资成本是固定的,容量电价就是要确保发电企业能够回收这部分成本。
为了补偿煤电建设运营商因建设、维护发电设施而投入的固定成本,2023年1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确定了燃煤容量补偿电价。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政策部署,自2024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对煤电实行“两部制”电价,将电价明确划分为“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两部分。
容量电价主要回收机组固定成本,电量电价主要回收变动成本。
在新型储能领域,容量电价直接补偿其作为调节性资源的装机容量价值,构成收益结构的“压舱石”。
建立容量电价机制,将单一制电价调整为两部制电价,有助于稳定发电侧储能投资主体预期。
不同省份政策有何差异?
为什么甘肃率先成为全国首个省级独立容量电价政策落地省份?这就不得不提到甘肃新能源发展情况。
以甘肃省所在的西北地区为例,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西北地区储能虽然装机量大,但是实际利用率低,主要原因在于储能发展依靠新能源强制配储政策驱动,而非真实市场需求。
2024年甘肃省2小时储能项目收益率仅为5.1%,远低于社会平均回报水平。
甘肃作为我国新能源富集区,正面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带来的系统性挑战。截至2025年6月,风电与光伏发电量占比已近40%,风光出力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使电网对灵活性调节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
事实上,内蒙古、新疆、山东、河北等地已就新型储能容量补偿、容量电价激励机制进行差异化探索。
甘肃首创“火储同补”模式
补贴标准:电网侧储能:容量电价 330元/千瓦·年(试行2年),按有效容量补贴。火电协同:煤电机组同步享受330元/千瓦·年容量电价,强化“火储同补”机制。
补贴逻辑:容量电价*有效容量,其中有效容量=(满功率放电时长/6)×额定功率×(1-厂用电率)
考核机制:月内发生三次非停,扣减当月容量电费;全年有三个月发生,扣减全年容量电费。
内蒙古市场盈利性较为明显
补贴标准:独立储能电站向电网放电量按0.35元/千瓦时补偿,执行期 10年(2025年5月已启动首笔补偿)。2026年起补偿标准逐年调整,每年9月底前公布次年标准。
补贴逻辑:按实际放电量计算
考核机制:不考核充放电次数目前,内蒙古蒙西电力市场的峰谷价差很大,最高时曾达到1.5元/度,日均价差维持在0.518元/度。按照一年330次循环计算,1个100MW的4小时储能项目,年收入就是5000万,如果算上0.35元的补贴,收益率超15%。
新疆退坡机制促使企业加快项目落地
补贴标准:放电量补偿:2025年0.128元/千瓦时,后续政策待定。调峰补偿:充电0.55元/千瓦时,放电0.25元/千瓦时(需按调度指令执行,与容量电价不可叠加)。
补贴逻辑:按实际放电量结算。实际运行中,按调度指令进行调峰且获得调峰补偿的数据尚不清晰。
考核机制:无明确考核,但需满足调度指令。
山东放电时长越长容量补偿总额越高
补贴标准:容量电价:0.14元/千瓦时(示范项目),0.07元/千瓦时(市场化项目)
补贴逻辑:容量电价*日可用容量其中日可用容量 = 核定放电功率 × K × H / 24,K=电站当日运行及备用状态下的小时数(计划检修、临故修时间不计入)/24,H=日运行时长
考核机制:按《山东电力市场规则》执行。
河北加快项目落地,推动长时储能
补贴标准:容量电价:100元/千瓦·年(月度8.33元/千瓦), 激励期24个月(2026年6月前建成项目)。
补贴逻辑:按月度平均可用容量执行。其中月度平均可用容量=∑0.5x(日可用充电容量x可持续充电时长+日可用放电容量x可持续放电时长)/4小时/当月总天数 。
考核机制:无法达到申报可用充放电容量和可持续充放电时长的,月内发生两次扣减当月容量电费的10%,发生三次扣减50%,发生四次及以上扣减100%。年≥330次完全充放电。未达标按比例扣减补贴,逾期项目按月递减激励期。
新型储能收益多元化
实际上,单独以容量补偿是远不能满足储能市场收益可靠性的。新型储能可通过“容量补偿+现货套利+辅助服务+绿证交易”实现多元收益,真正从“政策输血”转向“市场造血”。
这套组合拳不仅将激活社会资本对储能的投资热情,更将推动储能技术在调频、调峰、黑启动等多元场景中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