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酒令”逼至悬崖,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杀向光伏!
光伏产业网讯
发布日期:2025-08-18
核心提示:
传统酿造业对清洁能源的刚性需求,与光伏产业爆发式增长的产能输出,在“双碳”目标下精准耦合
茅台、五粮液等头部酒企可能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与白酒香型、风味一齐被讨论的,还会有新能源赛道中的光伏与储能。


今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明确规定,党政机关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香烟,不上酒。这一轮“禁酒令”来袭,如同一记惊雷,引发市场情绪的剧烈震荡。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天举行的茅台股东大会的前夕晚宴上,飞天茅台也变成了蓝莓果汁,“茅台请客吃饭都不喝酒了”,一度在舆论场上持续发酵。
一纸禁酒 令白酒行业迎来“至暗时刻”
21世纪初,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白酒行业也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2012年“八项规定”的出台、限制“三公消费”政策以及禁酒令,让行业遭受重创,步入深度调整期。
然而历史再度轮回,今年5月新一轮“禁酒令”发布,虽隔日开盘白酒股集体走低,头部几家领跌,但业内普遍认为,此次对白酒行业的“杀伤力”有限。
因为,除去“禁酒令”这一外部环境因素之外,真正让压力显现的,是内部消费结构转型以及行业竞争加剧,让白酒行业已步入存量竞争时代,增长速度放缓。据中国酒业协会联合毕马威此前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今年上半年,酒类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客户数、客单价、营业额和营业利润的减少比例均高于增加比例,其中营业利润负面情况最为显著,利润率有所减少的企业占比高达59.7%。

图源:《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
这背后,是白酒行业调整期进一步深化的现实,寻找新增长点成为活下去的必然选择。
白酒越来越难卖,在传统业务遭遇政策寒流之际,茅台、五粮液等白酒巨头急于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加入光伏、储能等新能源赛道,掀起了一场关乎生死的跨界豪赌。
走出“浪浪山” 酒企集体转向新能源
白酒行业一直流传着“铁打的茅五”这样一句话,指的就是茅台和五粮液两大巨头,细究两者的新能源跨界之路,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五粮液贵“多”
在行业寒冬中,五粮液的通过跨界融合寻找新增量的步伐迈得最大。五粮液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华涛曾公开表示,“白酒和光伏产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究其原因,与五粮液所在地四川宜宾的产业发展背景不无关系,这座长江边的古城,近年来在群雄逐鹿的光伏赛道中开始显山露水。
今年2月,由五粮液参股的宜宾英发德睿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高达10亿元,一同参股的还有光伏龙头隆基绿能、国企宜宾高投集团,阵容可谓豪华。

图源:天眼查
在此之前,五粮液就已动作频频。2023年4月成立四川五粮液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启其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度布局;2023年6月,入股四川和光同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8月,又和中石油联合成立四川中新绿色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而除了跨界光伏之外,一个月之后,在英发德耀成立后,五粮液再次向氢能进军,发布“酒糟制氢”产学研合作项目公告,要求合作单位在一年内完成实验研究,两年内实现发明专利授权和SCI论文发表。
茅台贵“精”
相比之下,作为“双雄”之一,茅台虽也在探寻多元化发展,“聚主业”的战略却更加清晰。甚至可以说,茅台的跨界本质上还是为了主业更好的发展。
4月18日,茅台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探索光伏及储能技术在传统制造行业的应用。

2024年8月,茅台通过旗下茅台金石基金对兰溪致德进行了投资,入局固态电池;时间再往前推,茅台还通过茅台科创基金投资新能源和储能技术服务商珈硅能源,涉及储能领域。
此外,在全球格局重塑与绿色转型浪潮叠加的时代,ESG已从企业可选项升级为出海竞争的必备要件。作为发展较为成熟的资源密集型行业,酒企出海寻找增量成为大势所趋,这也让ESG信息披露压力剧增。
作为酒企出海的龙头,茅台在2024年实现海外市场营收51.89亿元。同步发布的ESG报告中披露了一系列绿色转型成果,其中就包括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整体能耗比重达到7%。
泸州老窖
此外,2024年,越秀资本与大家资产、老窖资本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会上签署了越秀光惠基金合伙协议,该基金总规模20亿元,将聚焦户用光伏等新能源优质资产开展投资。

回归本题,“禁酒令”禁的是奢靡之风而并非白酒本身。因此,在茅台、五粮液等巨头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集体拥抱新能源动作的背后,其实是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
早在2021年4月,《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提出,酒业要向绿色生态发展全面转型,“零碳产区”、“零碳工厂”作为建设目标首次被提起。
地方层面,以“中国酒都”贵州仁怀为例,为加快白酒企业对清洁能源的使用,仁怀多举措推动白酒企业开展电能改造,并按批次和标准对企业进行补助。在2024年底前完成油改电的酒企,政府每口窖池补贴4000元。
“酒厂+光伏” 赋能零碳未来
白酒酿造作为典型的传统工艺,蒸煮、发酵、蒸馏……每一步都离不开大量蒸汽与电力,能源消耗量较大。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如何在不影响酒体生产质量的同时实现能耗与碳排放的双降,已成为行业的核心课题。
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酒厂开始布局光伏项目。
·近日,迎驾贡酒联合天合光能、安徽烈阳新能源,成功建成并网2MW分布式光伏项目。据测算,该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达241万度,可满足酒厂约20%的电力需求,相当于节约标煤726.01吨,减排二氧化碳1400余吨,降低年电费支出超百万元。

图源:天合光能
·古井集团自2015年起便在厂区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首期装机规模4.1MW,年发电量达400万度,节约电费约120万元。目前古井集团正对剩余的屋面和智能园区继续布局分布式光伏电站二期工程,预计今年全部建成,二期装机规模高达47MW,年发电量约5000万度。

古井贡酒总部厂区屋顶光伏绿电
·2022年,贵州茅台酒厂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顺利竣工,由国家电投黄河水电西宁分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IBC轻质柔性组件也正式“落户”贵州茅台酒厂。项目安装容量约84.8千瓦,共布置320块IBC轻质柔性组件。

也是从2022年开始,贵州茅台将由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的绿色电力作为企业用电的主要来源,并在2023年实现全覆盖,绿电采购量达到1亿度,开白酒行业先河。
·洋河股份各大生产基地积极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以“光伏+深度脱碳+清洁能源”多能互补供能模式为主要思路,2023年新建17.8MW光伏项目,累计建设47.34MW光伏发电项目,绿电占比达到30%以上。

图源:梦之蓝社区
写在最后
白酒与光伏,看似两个毫不相关的行业,却暗含着中国产业经济螺旋上升的同一逻辑。
传统酿造业对清洁能源的刚性需求,与光伏产业爆发式增长的产能输出,在“双碳”目标下精准耦合——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巨大的落地场景与稳定消纳空间(如酒厂屋顶),后者则以前所未有的绿色动能,解开了高耗能传统工艺的碳排放枷锁,催生出“绿电酿造”的新范式。
当酒香与光伏板相遇,这场始于业绩与政策压力的被动转型,正演变为传统产业与新能源革命的深度交融。白酒行业的千年酿造智慧,与现代新能源技术碰撞出的绿色火花,正照亮通向能源结构绿色转型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