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重要信号!李强总理座谈会上这家储能“国家队”积极发言
光伏产业网讯
发布日期:2025-10-16
核心提示:
释放重要信号!李强总理座谈会上这家储能“国家队”积极发言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14日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
李强在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总量政策持续发力,用足用好政策资源,以改革办法打通堵点卡点,增强发展动能。并从持续用力扩大内需、综合治理行业无序非理性竞争、大力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等多个方面对下阶段经济工作作出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座谈会上,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洪凤作为能源领域代表参会并发言。
资料显示,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成立于2021年9月,是由中国西电集团、许继集团、平高集团、山东电工电气等重组而来,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中国电气装备产品和服务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电力环节,并广泛应用综合能源服务、储能、轨道交通、工业自动化等其他领域。
01、疯狂布局 剑指储能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快速发展带动储能规模化增长,多家大型央国企抢抓储能市场快速发展机遇,纷纷下场做起储能生意。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也不例外。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旗下拥有中国西电(601179.SH)、许继电气(000400.SZ)、平高电气(600312.SH)、宝光股份(600379.SH)、西高院(688334.SH)、宏盛华源(601096.SH)、保变电气(600550.SH)等7家上市公司。其中许继集团、平高集团和山东电工电气,都曾属于国家电网旗下企业,这三家均涉及储能设备生产、制造、研发等业务,且在储能领域具有一定的实力。
事实上,2024年2月,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重磅成立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中电装储能),注册资本20亿元,汇聚集团核心企业及产业链伙伴(如宁德时代)。
中国电气装备曾表示,储能公司以打造央企储能业务头部企业为发展目标,致力于研发储能全技术路线和全产业链的高效新型储能技术装备,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向产业化发展。
02、8.8GWh大单!储能招投标市场叱咤风云
招标方面:近日,中国电气装备电工时代发布1.6GWh储能电芯集采需求,本次拟采购314Ah以上磷酸铁锂电芯,共分为3个标包,其中包1、包2采购规模分别为1040MWh和560MWh,标包三为框架入围+邀请谈判或询比价形式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气装备今年初已经开展了超7.2GWh储能电芯集采,覆盖50Ah、100Ah、280Ah、314Ah电芯以及电芯入围框采,总采购量超过7248MWh。
最终8月公布的中标结果显示,楚能新能源中标夺得最大标包2920MWh,天合储能中标总额2180MWh,海辰储能中标总额1400MWh,国轩高科中标额700MWh。除了上述四家企业外,还有另外七家企业共同进入了入围名单,其中宁德时代、亿纬动力、中创新航、力神同时入围了280Ah和314Ah两个标段的集采标包,欣旺达动力、瑞浦兰钧、鹏辉能源也入围了314Ah标段。
中标方面:今年以来,中电装储能锚定五大六小集团、能建电建等央企,成功中标入围华电集团、华能集团、中核汇能及新华发电、中能建、中电建等高规格央企集采项目,框架总规模超36GWh。
03、全场景解决方案 构建竞争壁垒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最新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电装储能国内、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双双跻身行业前五。
作为中国电气装备旗下储能核心平台,中电装储能正以多元创新应用场景诠释硬核技术与市场口碑。公司布局集中式、分布式、高压级联式储能系统,覆盖电源侧到用户侧的全应用场景。这种全方位布局的战略意图十分清晰——通过技术路线的全覆盖形成规模效应。
其中,2024年10月推出了全新储能系统集成旗舰产品Ocean ONE系列5兆瓦时交直流一体舱。该产品在技术上实现了全面创新,实现了“数电融合化、效能精益化、平台柔性化、温控极致化”,主打“全柔性、全液冷、全融合”,践行All in ONE & ONE for All理念,产品在系统效能、设备安全、融合管控以及智慧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
在产能布局方面,建成储能系统集成年产能超20GWh、电池PACK年产能突破30GWh的智能化生产基地。截至目前,中电装储能累计储能系统出货量超40GWh。
中电装储能党委书记、董事长季侃也曾在行业大会上表示公司全年的经营订单目标将剑指百亿元。
当然,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的储能布局定位全球市场。
近日,中国电气装备大型储能电站5兆瓦时电池舱产品成功获得船级社认证及IEC 62619等欧标认证报告,标志着该产品具备出口条件,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在国际储能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未来,中电装储能将持续完善海外储能产品,布局高端市场,建立健全海外售后服务体系。
李强在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总量政策持续发力,用足用好政策资源,以改革办法打通堵点卡点,增强发展动能。并从持续用力扩大内需、综合治理行业无序非理性竞争、大力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等多个方面对下阶段经济工作作出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座谈会上,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洪凤作为能源领域代表参会并发言。
资料显示,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成立于2021年9月,是由中国西电集团、许继集团、平高集团、山东电工电气等重组而来,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中国电气装备产品和服务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电力环节,并广泛应用综合能源服务、储能、轨道交通、工业自动化等其他领域。
01、疯狂布局 剑指储能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快速发展带动储能规模化增长,多家大型央国企抢抓储能市场快速发展机遇,纷纷下场做起储能生意。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也不例外。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旗下拥有中国西电(601179.SH)、许继电气(000400.SZ)、平高电气(600312.SH)、宝光股份(600379.SH)、西高院(688334.SH)、宏盛华源(601096.SH)、保变电气(600550.SH)等7家上市公司。其中许继集团、平高集团和山东电工电气,都曾属于国家电网旗下企业,这三家均涉及储能设备生产、制造、研发等业务,且在储能领域具有一定的实力。
事实上,2024年2月,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重磅成立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中电装储能),注册资本20亿元,汇聚集团核心企业及产业链伙伴(如宁德时代)。
中国电气装备曾表示,储能公司以打造央企储能业务头部企业为发展目标,致力于研发储能全技术路线和全产业链的高效新型储能技术装备,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向产业化发展。
02、8.8GWh大单!储能招投标市场叱咤风云
招标方面:近日,中国电气装备电工时代发布1.6GWh储能电芯集采需求,本次拟采购314Ah以上磷酸铁锂电芯,共分为3个标包,其中包1、包2采购规模分别为1040MWh和560MWh,标包三为框架入围+邀请谈判或询比价形式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气装备今年初已经开展了超7.2GWh储能电芯集采,覆盖50Ah、100Ah、280Ah、314Ah电芯以及电芯入围框采,总采购量超过7248MWh。
最终8月公布的中标结果显示,楚能新能源中标夺得最大标包2920MWh,天合储能中标总额2180MWh,海辰储能中标总额1400MWh,国轩高科中标额700MWh。除了上述四家企业外,还有另外七家企业共同进入了入围名单,其中宁德时代、亿纬动力、中创新航、力神同时入围了280Ah和314Ah两个标段的集采标包,欣旺达动力、瑞浦兰钧、鹏辉能源也入围了314Ah标段。
中标方面:今年以来,中电装储能锚定五大六小集团、能建电建等央企,成功中标入围华电集团、华能集团、中核汇能及新华发电、中能建、中电建等高规格央企集采项目,框架总规模超36GWh。
03、全场景解决方案 构建竞争壁垒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最新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电装储能国内、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双双跻身行业前五。
作为中国电气装备旗下储能核心平台,中电装储能正以多元创新应用场景诠释硬核技术与市场口碑。公司布局集中式、分布式、高压级联式储能系统,覆盖电源侧到用户侧的全应用场景。这种全方位布局的战略意图十分清晰——通过技术路线的全覆盖形成规模效应。
其中,2024年10月推出了全新储能系统集成旗舰产品Ocean ONE系列5兆瓦时交直流一体舱。该产品在技术上实现了全面创新,实现了“数电融合化、效能精益化、平台柔性化、温控极致化”,主打“全柔性、全液冷、全融合”,践行All in ONE & ONE for All理念,产品在系统效能、设备安全、融合管控以及智慧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
在产能布局方面,建成储能系统集成年产能超20GWh、电池PACK年产能突破30GWh的智能化生产基地。截至目前,中电装储能累计储能系统出货量超40GWh。
中电装储能党委书记、董事长季侃也曾在行业大会上表示公司全年的经营订单目标将剑指百亿元。
当然,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的储能布局定位全球市场。
近日,中国电气装备大型储能电站5兆瓦时电池舱产品成功获得船级社认证及IEC 62619等欧标认证报告,标志着该产品具备出口条件,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在国际储能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未来,中电装储能将持续完善海外储能产品,布局高端市场,建立健全海外售后服务体系。




